我们的互联网正在死亡,而这死亡的进程,我们无法逆转。我们在互联网的死亡这一过程之中,无疑,我们每一个网民,都是最有力的推手。

我们所使用的每一个互联网公司开发的APP,他们以河为池,以邻为壑,将每一个使用产品的用户成为了他们的一部分,而自由的互联网,早已经在外面如同风中残烛,即将消失。而这消失,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责任。

1991年8月,万维网向公众开放使用。千禧年后不久,洋葱网络出现,并在四五年后到了民间。

在千禧年的前后几年里,那时才是真正的互联网。

自由。

任何一个站点,属于的是自己的管理员。任何一个访客,可以在其中发表任何自己的观点。在兴趣相投而聚,不问是非对错,至少,还能聊聊。聊不开心,拍拍屁股走人就是。

防火长城和备案制度出现后,国内的个人站点便如同昔日黄昏。对于我们而言,那个时候开始,互联网便已经丧失了新兴的活力,留下的,都是不断吞噬着我们互联网世界的巨鳄。

对于一个个人来说,建立一个海外站点没有任何问题,毕竟当前上网还并不是白名单制度。虽然不可否认顺着这个趋势未来或许会,但是现在还不会,这就够了。

随着BAT以及头条系的崛起、垄断,个人流量的入口从搜索引擎转移到了APP,Blog这个传统的地方,颓废的态势愈来愈明显了。下载了姜辰的“博客小屋”,问他要了数据,在近几日复现了一下,其中的站点近60%-70%已经无法访问了。

其中的原因,我大致猜想了一下,无非以下几点:

  • Blog没有盈利,没必要继续了。
  • 生活太忙。
  • 政策原因。

对于一个站点来说,最初的几年基本上都是用爱发电。倘若不是专职于做互联网产品,盈利基本是0。而域名的费用、虚拟空间(或服务器)的费用,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虽然也许只是一顿饭,一包烟,但也可能是现实中压垮骆驼最后的稻草。

生活太忙这个倒是正常。尤其是在近几年,我们可以看到“996”、“福报”、“韭菜”、“打工人”这些词的出现,更多是对我们这生活的调侃,突出的,则是日渐忙碌的工作和日渐忙碌的生活。

能够清闲的人,只有前浪与真正的后浪。其余的,都在疲于奔命的生活。看着所有的个人站点,便已经说明了一切。

最后,政策原因。各地省市不同,其政策各有特色。

举个例子,有的地方要求不开评论。这对于一个博客来说,或者对于依靠交互的站点来说,完全是灭顶之灾。更有的,要求不能存在外链,即站点与站点之间不能交换链接,单纯依靠搜索引擎和别的平台来引流,貌似难度更大了。更有的,要求......不提也罢,据我所知一个比较熟的某个站点已经将其所在省份的流量引导至微信公众号。

与此同时,随着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UC号等等的兴起,一部分曾经写博客的跑去写自媒体了。这样中心化的服务,对于一个互联网来说,是真正的灭顶之灾。互联网的存在,给舆论的自由插上了翅膀。而中心化的互联网,则掰下来了舆论的翅膀。

一个产品的好坏,只需要几个水军就可以在一个中心化的平台引导其声势。一个事件是否引爆出来,一纸禁令便可以决定其是否存在。一个人的生死时间,一张口便可以直接盖棺定论。

现在要引导一个舆论,微博、知乎、头条、公众号几个部分引导下就结束了。而其他的论坛等,因为所谓的“小众”,即使有不同的声音,也是可以听不见的。

就拿公众号举例子,有一篇关于一个手机的“沸腾文”相信都看过?至于具体是什么手机,我要是说出来可能影响不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许许多多的大流量公众号,都在发这一篇通稿。可是仔细看看,这个品牌的手机和其公司,并不是很值得购买。

在微博,这样中心化的平台来说,引导一样东西更加容易,在其中我们更容易去选择性丧失自己的思考。对于个人博客来说,一家之言;对于一个论坛来说,三两好友之言;而对于一个中心化的互联网平台来说,则是千千万万人之言。

很遗憾,中心化的互联网,千千万万未必是千千万万人。


本想写很多,但是却渐渐都删除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在现在的日子里,我直感觉所谓的互联网,正在慢慢的变成一个信息囚笼,我们所看到的,我们所感受到的,都是精挑细选的,属于我们爱看的,我们能看的。

从2013年了解这些开始到现在,我感觉自己关于互联网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懂得越多,便愈发觉得,属于我们的互联网,已经逐渐死亡。

就国内这样吗?

国外也一样。

除了脸书、谷歌,亚马逊、微软、苹果,还有什么?

P站。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我们的所有生活服务都在数个巨头之间的垄断,我们的选择,也慢慢的变得愈来愈少。

看个视频,爱奇艺,百度家的。优酷,阿里家的。腾讯视频,腾讯家的。

看个小说,还是那几家的。

订个外卖,依旧是那几家的影子。

沉默了许久,我们的生活,便在几个巨头的垄断之中,成为了一个个孤岛。倘若是将互联网比作汪洋大海,那么曾经是岛屿林立,我们可以在无数个岛屿之中观光浏览,寻觅所需。

而现在,只有这么几个孤岛,再无选择。

而随着日子的不断改变,这几个孤岛,竟连说话都比较困难了,于是,我们成为了沉默的观众。似乎网络让一切更加开放,但是在这一刻,我们方才感觉到一种死亡的寒意。

我们的互联网正在死亡,而这死亡的进程,我们无法逆转。我们在互联网的死亡这一过程之中,无疑,我们每一个网民,都是最有力的推手。

比较幸运的是,在现在,依旧有着新的站点,出现在这日渐死亡的互联网上,想要为这里带来一点新的生机。


本文由“XJCONE”投递,如果您有好的文章,欢迎向我们投递。

全文完 [ 喜欢本文,打赏作者! ]